张学良鲍毓麟打架(张学良鲍毓麟之争)
两位曾经的好友、政治上的盟友,因为一件小事而争执不下,最终走向了裂隙。这就是张学良鲍毓麟之争。
事情的起因
1930年,东北剿共军政府成立,张学良任主席,鲍毓麟任副主席。成立初期,两位主席密切合作,团结协作,将军政府经营得有声有色。然而,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,一件小事竟引爆了张学良鲍毓麟之间的分歧。
事情主要是由一张粮单引发的。张学良下令短期内发放粮食给军政府军民,以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。在发放的过程中,鲍毓麟认为粮食数量不够,应采取节约措施。张学良则认为军民生计重要,应发放全部粮食。张学良的这种做法遭到了鲍毓麟的批评,两位主席因此产生了分歧,关系由此开始疏远。
关系的恶化
鲍毓麟的批评并没有得到张学良的共鸣,反而被认为是不满自己的政策。于是,张学良即刻下令停掉鲍毓麟在军政府的一切职务,并扣押了鲍毓麟的私人财产。鲍毓麟为此诉至高等法院,并得到了成功。然而,张学良的心理阴影已经落在他的心上。两位主席的关系由此开始恶化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学良开始形成一种“唯我独尊”的思想,自我膨胀,无法容纳他人的意见。而鲍毓麟始终保持着他的谦卑和谨慎,继续奉行和平和温和的政策,致力于东北的平稳发展。这些不同的思想和手段显然无法共存,两位主席的分歧也因此越来越深。
两位主席的结局
1931年,日本侵华战争爆发,东北深陷战火之中。不久之后,事情又有了新的发展。由于张学良对日方的投降,引起了鲍毓麟的愤慨。鲍毓麟终于在1932年加入抗日阵营,开始与张学良全面决裂。
从此之后,两位主席的关系就走向了终结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张学良逐渐失去了东北的控制权,而鲍毓麟则在抗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最终,两位主席的结局都十分悲惨。张学良先是向日本投降,然后流亡海外;而鲍毓麟于1936年在参加抗日会议的途中遭到日本军方的袭击而遇害。
张学良鲍毓麟之争,是二者长达十年的情感纠葛,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。这一场争执,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,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深刻而挥之不去的历史印记。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